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币圈百科 > 区块链如何革新银行业?

区块链如何革新银行业?

2019-12-13 月儿妈 来源:区块链网络


1

开放银行

若要票选近期金融圈最热议的话题,开放银行(open banking)肯定名列前茅。我之所以会注意到开放银行,除了因为曾经专访将来银行策略长吴建颐,也是因为近期多篇报导都不约而同指出— —开放银行就是银行将金融资料的所有权归还给用户。

身为研究区块链的作家,我马上就被“银行想归还资料所有权”吸引住了目光,可惜最后发现是空欢喜一场。今天这篇文章我会先说明什么是开放银行,再讨论开放银行带来哪些影响。看完这篇文章后,不仅会知道银行是如何将资料所有权“归还”给用户,还能进一步认识开放银行和区块链之间的关系。

2

你的存款有多少?

你知道目前自己在银行里的总资产有多少吗?多数人的存款会分散在好几家不同的银行帐户。长辈可能会先找出每家银行存折,出门刷折后再手动加总所有余额。熟悉数字操作的你我也没有多高明的方法,只是出门刷折变成了在银行app 输入帐号密码。不变的是,我们仍然得分别记下帐户余额,再自行手动加总。如果你和我一样,常常忘记网银的帐号密码,可能还会跑回去刷折。

为什么到了2019 年,要计算自己的总资产仍然这么麻烦?背后有商业和技术两大障碍。

每家银行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换句话说就是竞争激烈。各家银行都将客户资料视为创造差异化服务的武器。武器当然不能分享,因此所有银行都采取封闭的方式管理客户资料。银行愿意服务用户,但可不愿意服务其他银行或竞争者。而银行之间的商业竞争,最终却导致用户的不便。

回想开户过程,我们得在不同银行重复填写相同的资料。这就和在网络上不管是要买东西、申请电子邮件,都会要重新设定一组帐号密码一样。直到Google 和Facebook的社交登入功能出现,才帮我们省去一些麻烦。几乎人人都有Google 和Facebook帐号,两大巨头可以一呼百应。但金融领域欠缺这样有号召力的角色,谁也不愿意配合谁,用户就沦为藩镇割据下的牺牲品。

3

英国政府开第一枪

2016年,英国政府以强制手段打破商业利益的拉扯,并主导技术规格,建立统一的开放银行API标准。明令只要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之下,银行就必须透过统一的API资料接口,将资料授权给其它业者使用,改善用户的金融服务体验。

举例来说,许多用户早就有使用记帐app的习惯。这些app与银行串接之后犹如大升级,不仅能够记帐,还能与特定银行的帐户资料同步更新。许多用户会为了方便查询与管理资产,舍弃既有的银行帐户,跳槽到有和记帐app串接的银行开户。这时银行才恍然大悟,原来开放资料不仅不会让自己丧失竞争力,反而可以带来更多新客户。



有了英国的成功经验,全球吹起一股开放银行(open banking)风潮,台湾最近也搭上了,根据数字时代报导:

财金公司的开放API 平台,在10 月16 日正式上线,首波公开资料查询的应用场景民众也都能开始使用,台湾的金融产业,将迈入「跨界、跨域的新阶段。

以前银行就像是个资料的黑洞,用户的资料进得去却出不来。如今银行愿意透过API 资料接口,让资料得以重获新生气不过第一个挑战是标准制定问题。

在USB尚未成为全球统一的充电插孔标准时,各家手机品牌的充电插孔形状千奇百怪,互不相通。银行的API资料接口也面临相同的技术瓶颈。与其等待银行协议统一规格,台湾政府决定效法英国经验,站出来制定标准的API资料接口,根据iThome报导:

透过财金的开放API 平台,麻布记帐在3 个月内,就完成与20 家银行的签约和API 串连。过去,光是一家就得花上8 个月时间才能谈妥。

有了标准的API 接口,其它业者才能更容易取得尘封在银行内部已久的资料来打造新服务。就像现在3C 产品公司可以依据USB 的标准接口推出许多周边商品,让整体的数字生态系变得更加繁荣。

那么,开放银行会对用户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呢?主要有两大好处:

用户可以授权银行资料给其它业者。

用户会发现金融服务越来越无所不在。

先从前者说起。

4

用户能授权银行资料

目前开放银行的进度,只进行到第一阶段— — 公开资料查询。也就是银行将存款利率、外币汇率与ATM 位置等资料,透过API 资料接口提供给其它业者。这是用户最无感的一步。毕竟这些资料早就已经公开在网络上,唯一的差别是其它业者可以快速地整合不同金融机构的资讯,方便用户比较。


麻布记账

真正的有感的改变是第二阶段的消费者资料查询以及第三阶段的交易面资讯,这才真正触及到原本银行没有对外公开的用户资料授权。其实授权资料你我都不陌生,以Facebook登入虾皮拍卖就是。只不过,银行以前将用户资料视为自己的宝贝,用户只能在银行app 里取得资料,即便用户同意,银行也未必会积极授权给其他服务使用。

有了英国的成功经验,再加上台湾统一API 资料接口,资料授权将会逐步成真。不过许多报导认为,开放银行就是银行将金融资料的所有权还给用户,这点我并不认同。

假如我买了一台单眼相机(用户资料)寄放在朋友家(银行),朋友偶尔会借代管之便使用那台相机。但朋友因为对他的室友(第三方服务商)有点误会,即便是在我同意的情况下,朋友也不愿意把我的单眼相机让给他的室友使用。直到最近,他们两位总算化解先前的误会。朋友就跑来跟我说:只要在你同意的情况下,我就会把相机让给室友使用。这算是把相机的所有权还给你了。

不对吧?首先,相机本来就是我的,是以前朋友因为个人因素,将相机据为己有。其次,即便现在朋友愿意尊重我的意思将相机借给他的室友,这也不算是我完全取回相机的所有权。毕竟朋友自己还是会不时的拿来用一用,而我也管不到他。这就是银行透过API 让用户取得资料授权的情况,资料仍然在银行手上。

若我要真正取回相机所有权,不再受制于朋友,简单可以分为两种方法:

直接将相机拿回家,自己保管。

继续放在朋友家,但将相机上锁。

以第一种方法,取回实体的相机自己保管或许可行。但若是想以相同方法,取回数字的资料自己保管目前仍然不太可行,我们的手机还没准备好用来保存个人产生的所有资料。

因此,目前区块链领域讨论的取回资料所有权,都是采取第二种方法— — 将资料加密之后保存在企业的资料库内。无论是谁要使用,都得回头向资料的拥有者取得钥匙才行。而那把钥匙,就是用户自己保管的私钥,这才算是真正取回所有权。两相对照之下,显然目前的开放银行,只是用户能授权资料,并不是银行将资料所有权归还给用户。

相信你已经看出来,开放银行虽然比银行各自封闭的现况还来得好一些,但也只做到了类似Google 登入与Facebook登入的功能,让用户能逐步授权资料给指定的服务提供者,生活变得便利。

开放银行的第一个好处是让资料开始流动,第二个好处则是让金融服务融入日常生活场景。

5

金融服务走入生活场景

我认为现在人们接触到的网络银行服务,完全没有发挥数字化之后应有的潜力,银行只不过是把实体的银行变成一款app 而已。就像是把大英百科全书扫描成电子档,就说它是一份数字的百科全书。在我们用过维基百科之后,已经对数字化的百科全书有不同的期待,至少要可以搜寻或是有超链接吧!

目前银行的app 也有相同的问题。打开银行app,就像是有人问你今天要办理的业务是存提款、贷款还是购买外币?选项多到令人眼花撩乱。这是用实体银行的思维,打造网络银行。实体分行多半开在市区的精华地段,才有足够的人流。在店租、人力的营运成本考量之下,银行会尽可能在实体分行内提供最完整的服务。


图:台新银行

但是到了网络世界,在网络上开设新据点、营运成本都比实体分行便宜许多,甚至开一家网路分行可能和开一百家网路分行的营运成本近乎相同。不仅如此,在网路上的精华地段变成是应用商店里的热门app,例如经典手游、理财应用甚至是社交app。因此,若要让金融服务走入数字的生活场景,银行首先必须打破想建立一家完整分行的旧习惯,将银行的功能拆分成多种金融服务,再将它们以API 的方式塞进热门app 之中。

这就好像人们都会去文具店买明信片,于是邮局就派员进驻文具店为人们提供寄信服务。在实体世界的人员派驻成本很高,但在网络世界的成本可能近乎免费。因此,银行的数位策略应是从人们的使用场景出发,寻找每项金融服务的潜在异业结合机会。当金融服务已经融入应用场景,就更能凸显独立的银行app 只是银行数字化过程中的半成品。

同样的事情,在区块链世界也正在发生。有越来越多虚拟货币钱包,都内建交易所的买卖功能。以前若要用稳定币USDT 购买以太坊(ETH),得先把USDT 先从钱包转到交易所,在交易所兑换成ETH 之后,再转回自己的钱包。但现在像是imToken 或Trust 钱包都直接将交易所内建在钱包里,用户直接在钱包里面就能买币。

钱包既然可以整合交易所,当然也可以整合银行。若钱包以后串接银行提供的API,用户就可以在钱包里以银行帐户里的新台币购买ETH。而不用先到中心化交易所入金、买币之后,再把币汇出到个人的钱包。从银行的角度来看,热门的钱包app 也是网络上的精华地段,自然也会成为各家银行争相合作的对象。

更长远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开始透过区块链交易全新的数字资产,例如数字收藏品、数字版权。未来这些交易平台,肯定也都会陆续有银行进驻服务,让用户体验更加顺畅。

看到这里,相信你会发现开放银行乍看之下和区块链有一段距离,但其实运用区块链提供数字资产交易的那群人,若不免要跟银行打交道,就不能忽视这波开放银行的潮流。


作者:Astro Hsu

原文链接:Open banking - bringing data back to life, and financial services everywhere

—-

编译者/作者:月儿妈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