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行情分析 > Layer 3 中间层:Web3.0 发展的新引擎?

Layer 3 中间层:Web3.0 发展的新引擎?

2019-12-13 WindLife36 来源:区块链网络

原文标题:《深度 | Layer 3 中间层:Web3.0 发展的新引擎?》
原文来源: 加密谷 Live 作者:Howard

最近的区块链一级市场投资依然很冷,但我们仍然注意到一些关于 dApp 生态的一些融资进展,Binance 上周宣布收购了去中心化应用分析服务平台 Dappreview,一家为 dApp 用户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并帮助建立 dApp 开发者社区的平台。10 月份,另外一家 dApp 分析和研究公司 DappRadar 获得了 Naspers(腾讯的最大单一股东)及 Blockchain Ventures 的投资。加上之前 9 月区块链游戏翘楚 CryptoKitties 的开发团队 Dapper Labs 所完成的 1120 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由 A16z 领投,娱乐巨头华纳音乐集团也参与了投资。dApp 是一个重要的 Web3.0 分布式商业的落地体现。dApp 领域的机构正在加注,这是否意味着区块链下一波的发展浪潮将由 dApp 来引领?

1. Web 3.0 浪潮及 dApp 的发展现状

Web 3.0 是近期一个业内频繁提及的概念,简单来说,Web3.0 意味着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区块链信任网络时代。

如果我们对 Web1.0,Web2.0, Web3.0 的演进进程做一个总结,下图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阐述。

Web1.0 实现网络的基本功能-「展示」与「连接」,但大部分的功能都是「静态的」和「只读的」,在 Web1.0 体系下常见的应用主要是 Yahoo 等门户网站及 Email 邮箱。

2000 年以来,我们进入了一个 Web2.0 时代,Web2.0 主要实现了用户与网络的交互 -一个「动态的」「可读写」网络,Web2.0 所提供的丰富的内容及信息交互培育了大批海量网络用户,Web2.0 时代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一些现象级的应用程序:诸如 Facebook、YouTube、Linkedin,成就了一批伟大的 Web2.0 互联网巨头崛起的时代。

Web2.0 繁荣之下,我们也看到了众多信息中心化及用户数据滥用的问题,像 Facebook、谷歌等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以多种方式中心化存储用户数据,用户隐私得不到保护,数据被滥用或泄露。在这种情况下,Web3.0 应运而生,Web3.0 可定义为一个高度透明和公平的分布式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而不必担心失去隐私和安全。区块链的引入改变了传统 Web2.0 的工作方式,中心也转移到用户而不再是公司本身。

如果说,诸如 Facebook、微信、Instagram 等交互式超级 APP 成就了 Web2.0 的崛起,那么基于 Web3.0 基础的 dApp(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也应该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一个繁荣的 dApp 生态才能真正支撑 Web3.0 的宏伟愿景。

区块链技术提出了已经多年,但仍未走向主大规模应用,此前,我们一直在讨论,这其中的最大的障碍在于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较差,在过去两年以来,我们看到了众多的公链基础设施开发出来了,基于公链基础设施的投资在过去风险投资中占了很大比重,但区块链应用仍未走向主流。dApp 与基础设施到底应该先发展哪个?

dApp 和基础协议的发展应该相辅相成,诚如知名风投 USV 的 Dani Grant 和 Nick Grossman 曾在去年 10 月写过一篇《区块链基础阶段的神话》所论证的,「APP->基础设施->APP->基础设施」是一个技术和应用不断演进迭代的过程。我们都在等待下一个有助于启动下一波基础设施的超级应用程序。


根据 Dappreview 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总计超过 3408 个 dApp,其中以太坊超过 2100 个 dApp,EOS 及 Tron 分别超过 600 个 dApp,但活跃用户只有 6 万多,应该说 dApp 的用户数相比 Web2.0 来说还是实在太小了。日活排名第一位的应用程序 WhaleEX 的用户数才 9346 个。同时,我们目前所看到的 dApp 大多集中在各种千变一律的菠菜竞猜、游戏类项目,缺少一大批能够解决用户需求、具有良好用户体验并能持续盈利的实用级的 dApp。很显然,dApp 市场依然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困境阶段。

截止:2019 年 12 月 11 日,Dappreview 实时数据

如何开发出一个适应于 Web3.0 时代杀手级应用?这需要更多优秀的技术开发人员能够基于 Web3.0 的基础架构来创建出用户体验更好、性能更出色的产品。我们有必要对 Web3.0 的技术架构简单梳理一下。

2. Web3.0 的技术堆栈

如果我们对 Web3.0 的基础架构,这里主要是指支持最终用户应用程序开发和交付的所有软件和工具,相比 Web2.0 时代的成熟的云计算基础开发架构来说,Web3.0 的技术基础架构仍然很薄弱。

在 Web2 中,AWS、Microsoft Azure 和 Google Cloud 为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了强大而灵活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相比之下,区块链底层协议为代表的 Web3.0 网络的诟病是速度慢,吞吐量低且不稳定。


以上图对 Web3.0 的技术堆栈来看,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关注 Layer1/2 层面的投入,这是因为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代表的的底层公链,将去中心化和安全放在首位,牺牲了性能,这几年冒出来的新 Layer1 项目诸如 EoS、Tron、Kadena、Algorand 等诸多公链项目都在觊觎成为下一代的以太坊,解决其可扩展性的性能瓶颈。在提高可扩展性方面,我们也发现其他 Layer2 的链下扩容方案包括 plasma 包括 Raiden、Lighting 等技术尝试突破 Layer1 层扩容的难题。

很显然,我们过往对于 Layer 1/2 已经投入很多,但对于 Layer3 中间件层关注甚少,相比 Web2.0 时代,市场上有众多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及其他 PaaS 公司诸如 IBM、微软、Oracle、Apple、AWS 等公司都已经发展出了较为完整的软件产品体系,他们提供了大量成熟的复杂开发工具和中间件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轻松访问基础架构并开发应用。

而在 Web3.0 区块链网络时代,应用程序开发人员通常需要构建复杂的非核心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往往尚未定型。这也意味着,只有很少一部分软件开发人员具备构建良好的区块链应用程序的专业技能,而且,只有那些有着去中心化使命的人才会执着地去尝试,大部分的 BAT 程序员往往望而却步。因而,完善的中间层服务或是促进区块链下一阶段增长的引擎。

3. Layer 3 中间件市场分析

类似于 Web2.0 时代的成熟的中间件服务市场,为了帮助开发人员更容易在网络之上构建应用,有很多「平台即服务」Paas 软件公司。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我们认为也应该有类似 Paas 区块链公司,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软件开发框架,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开发工具,语言或开发库,包括开发者文档等程序员熟悉的范例。

以一个典型的以太坊 dApp 开发架构来说,一般包含三个主要部分:

Smart contract:通常以 Solidity 语言编写,使用 Truffle Suite 等框架构建并部署在以太坊区块链上。
前端:用 Java 语言编写的。
后端:一般是用标准的以太坊区块链节点。前端与后端的通信一般是使用节点提供的 JSON-RPC 或 GraphQL API。

还有各种促进前端与以太坊节点的通信库,其中最受欢迎的是 web3.js 和 ethers.js。也包括其他语言(Java,Python,Rust…)的 web3 库。

Substrate:Polkadot 及 Parity 所推广的 Substrate 开发框架,是一个可以快速搭建区块链可扩展的、模块化的开源框架,其核心组件包括:

数据库:实现简单键值存储,并在其上实现了 PatricaMerkle Tree(Trie),可以友好支持轻量级客户端实现去信任化的交互。
网络连接:使用 Libp2p 作为模块化的顶对点网络连接堆栈,基于 Substrate 的区块链可以共享交易、区块、节点而无需通过中心化的服务器。
交易队列:Substrate 可以全权控制网络中交易的独立性和队列管理,
共识:Substrate 内建了多种不同的共识引擎,诸如 PoW、Aura(Authority Round)、以及 Polkadot 共识,并将区块生成(Base)与区块终结(GRANDPA)区别开来


Substrate 是一个采用 Rust 编程语言编写,采用 LibP2P、WASM 等通用标准,其核心理念是区块链运行的开发尽可能的灵活和简易上手,开发者不需要了解各组件的细节,通过 runtime 进行定制。

Substrate 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者的认可,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区块链标准开发框架。上周在柏林进行的 Sub 0.1 的 Substrate 开发者会议就吸引了 41 个团队的参与,基于 Substrate 框架的贡献者和团队也在过去一年里增长一倍多。我们有理由期待 Polkadot 的上线会带来 Substrate 开发框架更多的普及流行。

Cosmos-SDK:除了 Substrate,类似的还有 Cosmos-SDK 开发框架,这是 Tendermint 团队主推的一个有着模块化、高度可配置化、内置治理的区块链开发框架,CosmosSDK 支持的是 Go 语言,并且在包括 Binance Dex、Kava、Aragon 等好多项目上已付诸实践。


第二类是节点服务运营商 NaaS,部署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访问基础分类账本的节点运营服务商,诸如 Alchemy、Infura、Quiknode、Blockdaemon 等,这些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基于云端的节点,用于开发和生产的解决方案,从而节省了开发者运营节点的精力,为开发者分担基层操作系统和节点软件本身的系统管理,例如补丁和更新。

Infura

是一家老牌的以太坊及 IPFS 全节点运营商,在今年 10 月份,Infura 已经被 ConsenSy 全资收购。Infura 一直支持着着以太坊上最流行的 dApp 的节点服务,诸如 Metamask、0x、Mycrypto、Maker、Idex 等,都依靠 Infura 向主网广播交易数据和智能合约。该公司声称每天处理以太坊超过 130 亿个代码请求,是两年前处理流量的两倍多,对于数百家公司以及超过 50,000 个 dapp 和开发人员而言,Infura 是与以太坊进行交互的首选方法。根据 Fluence 的一项调查,有 63%的受访者选择 Infura 作为连接以太坊的主要方式。


Infura 的主导地位一度让人担忧以太坊的中心化,但从目前看来,已经有一些新进的服务商入场争夺市场,包括 CryptoKitties 原来是 Infura 客户转投 Alchemy。

Alchemy

Alchemy 最初是为一些加密公司,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传统投资者的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之后开始以太坊接口的公司和开发商提供基础节点服务,并已经成为以太坊上许多流行 dApp 的首选基础设施提供商,包括 0x,KyberNetwork,Augur,Set Protocol,Radar Relay,KyberSwap 等 DeFI 应用程序以及 CryptoKitties 等游戏 dApp(之前使用过 Infura),《CheezeWizards》和《Axie Infinity》。有客户声称,通过 Alchemy 进行查询的速度比通过 Infura 快 20 倍。


Alchemy 的目标市场包括需要企业级服务,正常运行时间和可靠性的大型区块链和加密公司以及项目。与 Infura 一样,Alchemy 已经被巨头 IBM 公司收购。

QuikNode

QuikNode 是另一家基于云的节点基础结构提供商,它支持以太坊及其测试网(Rinkeby,Roptsten 和 Kovan)以及以太坊经典。该公司于 2017 年 I CO 热潮期间开始提供完整的节点服务,此后,它已经扩展成为许多以太坊 dApp 的首选基础结构选项,包括 DAOstack,Ethermon,CanYa 和 Enclaves 等。

QuikNode 代表客户部署和管理完整的以太坊节点(包括存档节点),并将这些节点托管在 DigitalOcean 云服务器上。每个客户都直接连接到他们自己的私有节点,这可以为前端应用程序提供对区块链数据的更一致的访问。QuikNode 还提供了无限制批处理事务的功能,以解决潜在的可伸缩性约束。

QuikNode 使用基于订阅的模型来收费,每个专用节点的价格约为每月 1 个 ETH。除了 Ethereum 和 Ethereum Classic 以外,QuikNode 也在准备支持其他网络(包括 IPFS,NEO,EOS 等)。

除了上述三家,还有一些去中心化的节点基础设施提供商,诸如 DAppNode,这是一个社区资助的完全开源项目,已获得以太坊基金会,以太坊社区基金,Aragon NEST,GitCoin 和其他捐助者的支持。其主要精神是帮助 dApp 用户从使用上述中心化平台转变为访问分布式网络和服务。DAppNode 提供的软件使用户可以轻松地在自己的服务器上部署以旋转自己的节点,还提供预装有完整的以太坊节点的硬件。配置完成后,DAppNode 用户可以与其他人共享对其节点的访问。DAppNode 期望实现更符合 Web 3.0 主旨的去中心化框架。

与 Layer 1/2 等市场上耳熟能详的项目相比,这些 Layer 3 中间层提供平台及服务 Paas 的公司一直未引起太多的关注,但这些公司将通过极大地简化或稳固开发人员的开发环境,从而会极大地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结语

区块链行业处于建立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早期阶段,无论是在开源的底层语言,全新 Web 堆栈,以及可信任的网络协议都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到区块链基础设施正在日趋成熟,完善的 Layer 3 中间件市场将吸引更多的优秀开发者创造出优秀的 dApp 应用,这些 Web3.0 的新型商业范式也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及组织的新形式,许多革命性的区块链应用案例也将一步步转换为现实。


原文来源: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448983622746337

—-

编译者/作者:WindLife36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