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大麻二酚在免疫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大麻二酚在免疫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2020-04-24 Tark 来源:区块链网络

大麻制剂,如印度大麻,已用于医药。大麻化学 调查始于19 世纪中叶,其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是以追求活跃的天然产物。许多纯的生物碱从不同 的植 物 中 被 分 离 出 来 如 吗 啡、可 卡 因、马 钱 子 碱 等[1,2]。然而,大多数的萜类化合物如大麻直到本世 纪末甚至更晚仍没有被分离出来[3-4]。直到1964年Δ9-tetrahydrocannabinol( Δ9-THC) [5-6]大麻的主要成 分,其纯物质被分离出之后不久,其合成被广泛使用。

这些化学技术的进步导致 Δ9-THC 以及大麻二酚被 广泛报道。然而,在 1940 年代和 1930 年代,在美国 和许多其他国家,其滥用的危害导致了禁止大麻类如 CBD 及其药用成分的使用[7]。几十年过去,大麻类如 CBD 治疗价值又被重新考虑了,尽管现在他们的使用 是严格禁止的。因此我们在其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 病做一论述。

01

大麻二酚发现史

1964 年Santavy 提出大麻二酚的立体结构,1977 年,Jones 测定了CBD 的晶体结构[8]。20 世纪 90 年代,大麻的两种受体被提出,中枢性大麻受体 CB1 和 外周性大麻受体 CB2,二者在组织分布上没有绝对差 异性,只是其表达数量不同。大麻二酚对受体结合力 强度与其药理作用方面高度相关联[9]。CBD 的作用 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但其抗惊厥,抗氧化,抗呕吐、抗 炎镇痛等药理活性作用不断被报道[10]。

02

大麻二酚治疗应用进展

2.1 抗呕吐作用 几个世纪以来,大麻能增加食欲和食 物摄入量。

最近这种倾向的药物被证实是CB1受体在中枢控制食欲,外周新陈代谢,和体重调节上起了重要作用。CB1 编码基因的遗传变异CNR1与男性肥 胖相关的表型有关。在动物身上,CB1 受体对抗减少 对美味食物的动机。另一面是厌食症。在肥胖人群 减肥是主要目标,Dronabinol( 合成 THC) 与改善食欲 有关。在与体重相关的艾滋病患者比较中,它在厌食 症中被发现是安全的和有效的增加食欲,改善情绪, 减少恶心。在 HIV 消耗综合征治疗,Dronabinol 被发现是安全的和有效的。大麻类在控制化疗相关疾病中有积极的作用。大麻二酚其拥有更有效的止吐作用[11,12]。

2.2 止痛作用 大麻作为缓解疼痛的药物已经使用了 几千年。

证据表明大麻类在疼痛调节机制上可能是 通过抑制神经疼痛的传导。考虑到大麻类所产生的 影响,他们提出了一个有前途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 床管理的方法。THC、CBD 被发现阻止 5 -羟色胺的 释放。THC 在地中海热患者,慢性复发疼痛和胃肠道 炎症中能高度显著减少疼痛。有发现证明以大麻为 基础的药物治疗慢性疼痛与臂丛根撕裂有所改善。在一个匿名的横断面调查报告显示出慢性疼痛患者 ( 35%) 有使用大麻用于缓解疼痛。大麻可治疗艾滋 病患者食欲,改善肌肉疼痛、恶心、焦虑、神经疼痛、抑 郁、和感觉异常[13-15]。不仅 THC,而且其他大麻类如 CBD 可能影响不同类型的疼痛。另一个大麻素有效 地降低慢性神经性疼痛,尽管指出大麻素的副作用 ( 疲劳、口干、头晕、出汗) [16]。新药 Sativex 是第一个以大麻为基础的药品进行常规临床开发和批准的处方药。有效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症状,尤其是痉挛状 态和神经性疼痛。新药 Sativex 已被批准用于神经性疼痛。

2.3 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炎症、自身免疫反应、脱髓鞘和轴突损伤的发病机理被认为与大麻素化合物的参 与治疗这种疾病有关。

在临床试验中,它已经表明大 麻相关的衍生品能缓解疼痛,这不是唯一的大麻类在 ·297·当代临床医刊 这个疾病的积极影响。在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 脊髓炎中,THC 显著降低最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 髓炎[17]。从 MS 患者的脑组织样品中显示大麻素 CB1 和 CB2 受体和脂肪酸酰胺水解酶参与神经系统。MS 患者的痉挛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状况、中 风、脑瘫、脊髓受伤。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性 疾病,在西方国家是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低剂 量的口服治疗 THC 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THC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CBD 已被证明拥有强有力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2.4 抗痉挛作用帕金森病( PD)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 神经退行性疾病[18]。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多巴胺( DA) 的变性包含黑质神经元,从而导致严重去 神经的状态。纹状体的多巴胺介导控制功能的不可逆损失导致 PD 症状发生,即动作迟缓、震颤。有人 提议大麻类可能有一些有利影响治疗PD.最近的研究在动物模型和临床表明,CB1 受体拮抗剂可能在治 疗帕金森的症状是有用的,CB 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似乎帮助改善帕金森症状。在临床试验中,大麻素受 体激动剂显著降低在 PD 患者中运动障碍.至少似乎 能够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19]。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 ALS) 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 特点是脊髓运动神经元,脑干和运动皮层选择性的损失。许多大麻的治疗可能适用于ALS 的疾病管理。这些包括镇痛,肌肉松弛,唾液减少,刺激食欲,睡眠诱导。此外,其强大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效应可能延长神经元细胞的生存[20]。结果表明,大麻类对ALS有显著的神经保护效应,THC 还被发现延缓疾病的进 展。ALS 患者在一项调查显示,大麻被报道是适度有 效的减少食欲不振、抑郁症、疼痛、痉挛状态,流口水 等症状[21]。

2.5 抗癌作用 大麻类在肿瘤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在 1970 年第一次被注意到。

此后在各种癌症细胞系, 通过各种机制,大麻类作用被发现大麻类被发现有 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入侵。大麻素受体激动剂可提 升 CB 受体依赖方式的胶质细胞的分化。大麻二酚 在人类神经胶质瘤细胞引发细胞凋亡蛋白酶活化和 氧化应激。人类黑色素瘤表达CB1 和CB2 大麻素受 体[22]。激活这些受体能减少增长、增殖、血管生成和 转移,和促进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凋亡。THC 通过激活CB2 大麻素受体,通过阻断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 的过程减少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大麻诱导人类前 列腺癌细胞凋亡,接着通过持续激活 ERK1 /2 导致 G1 细胞周期阻滞。THC 能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今天许多药物使用可能导致成瘾,误用和滥用, 例如鸦片、可卡因等[23]。而大麻类其潜在的滥用和 成瘾被广泛禁用,但考虑它的药物应用价值,其成分 和相关化合物应该带回临床使用。

其原因是:

(1) CB1 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潜力是巨大的。

(2) 为局部 CB1 受体激动剂,或受体激动剂不穿透血脑屏障可以 使用;

(3) 大麻类的 CB2 受体,导致没有成瘾性,有不 同的疗效。

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忽 视了大麻在这样一个系统的潜在临床应用,在我们看 来,不可接受; 相反,我们需要广泛开发选择性受体激 动剂/拮抗剂。

参 考 文 献

[1]Zias J,Stark H,Sellgman J,et al. Early medical use of can- nabis. Nature.1993; 363: 215.

[2]Schlesinger S. Untersuchung der Cannabis sativa. Repertorium für die Pharmacie. 1840: 190-208.

[3]Decourtive E. Note sur le haschisch. CR Hebd Séances Acad Sci.1848; 26: 509-510.

[4]Mechoulam R. Cannabinoid chemistry. In: Mechoulam R,ed. Marijuana.New York,NY; London,UK: Academic Press; 1973: 1-99.

[5]Mechoulam R,Hanus L.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chemical re- search on cannabinoids. Chem Phys Lipids. 2000; 108: 1-13.

[6]Gaoni Y,Mechoulam R. Isolation,structure and partial syn- thesis of the active constituent of hashish. J Am Chem Soc. 1964; 86: 1646 -1647.

[7]Waller CW JJ,Buelke J,Turner CE. Marihuana,an annota- ted bibliography. Res Inst Pharmacy Sci Univ Mississippi. 1976 and yearly updates.

[8]Fraser JD. Withdrawal symptoms in cannabis indica addicts. Lancet.1949; 2: 747.

[9]Grinspoon L,Bakalar JB,Zimmer L,Morgan JP. Marijuana addiction.Science. 1997; 277: 749; author reply 750-742.

[10]Kaymakcalan S. The addictive potential of cannabis. Bull Narc.1981; 33: 21-31.

[11]Jones RT,Benowitz N,Bachman J. Clinical studies of can- nabis tolerance and dependence. Ann N Y Acad Sci. 1976; 282: 221-239.

[12]Nordstrom BR,Levin FR. Treatment of cannabis use disor- de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 J Addict. 2007; 16: 331- 342.

[13]Bernoussi A,Brandibas G. Cannabis addiction and Telic Dominance Scale. Encephale. 2003; 29: 519-526.

[14]Budney AJ,Moore BA,Rocha HL,Higgins ST. Clinical tri- al of abstinencebased vouchers and cognitive - behavioral therapy for cannabis dependence. J Consult Clin Psychol. 2006; 74: 307-316.

[15]Gardner EL. Addictive potential of cannabinoids: the under- lying neurobiology. Chem Phys Lipids. 2002; 121: 267-290.

[16]Maldonado R,Rodriguez de Fonseca F. Cannabinoid addic- tion: behavioral models and neural correlates. J Neurosci. 2002; 22: 3326-3331.

[17]Mansbach RS,Nicholson KL,Martin BR,Balster RL. Fail- ure of Delta ( 9) - tetrahydrocannabinol and CP 55,940 to maintain intravenous self-administration under a fixed-inter- val schedule in rhesus monkeys. Behav Pharmacol.1994; 5: 219-225.

[18]Colombo G,Serra S,Vacca G,Carai MA,Gessa GL. En- docannabinoid system and alcohol addictio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Pharmacol Biochem Behav. 2005; 81: 369-380.

[19]Wang L,Liu J,Harvey-White J,Zimmer A,Kunos G. En- docannabinoid signaling via cannabinoid receptor 1 is in- volved in ethanol preference and its age-dependent decline in mic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3; 100: 1393-1398.

[20]Cohen C,Perrault G,Voltz C,Steinberg R,Soubrie P. SR141716,a central cannabinoid ( CB( 1) ) receptor antago- nist,blocks the motivational and dopaminereleasing effects of nicotine in rats. Behav Pharmacol. 2002; 13: 451-463.

[21]Miller NS,Gold MS,Klahr AL. The diagnosis of alcohol and cannabis dependence ( addiction ) in cocaine dependence ( addiction) . Int J Addict.1990; 25: 735-744.

[22]Foltin RW,Fischman MW,Pippen PA,Kelly TH. Behavioral effects of cocain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ethanol or mari- juana in humans.Drug Alcohol Depend. 1993; 32: 93-106.

[23]Lukas SE,Sholar M,Kouri E,Fukuzako H,Mendelson JH. Marihuana smoking increases plasma cocaine levels and sub- jective reports of euphoria in male volunteers. Pharmacol Bio- chem Behav. 1994; 48: 715-721.

本文来源:当代临床医刊第32卷第3期。作者:李 卫、韩福军、赵立涛、孙宇峰、孟庆刚。转载目的是分享更多资讯信息,如作品内容、版权问题,请于30天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文章内容观点归作者所有、不完全代表本站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应用建议,且对本声明拥有最终解释权。

关注微信公众号“国石健康管理”或添加微信:176 6968 0156进“国石健康群” 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

编译者/作者:Tark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