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疫情或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

疫情或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

2020-02-25 普华集团 来源:区块链网络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彻底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它让出门变得危险和困难,“宅”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通用标签……

当然,我们能够安心的宅在家里还要归功于移动支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我们不需要再冒着风险去商场超市,打开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生活必需品。

对于中国而言,移动支付本来就是十分便捷的,有数据表示:最近3年来,中国移动支付笔数和金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已分别达到83.5%和39%,移动支付有多便捷,也说明了现金支付和流通有多“困难”。

新型肺炎疫情无疑让现金支付和流通“雪上加霜”,由于纸币或硬币的循环流通性,在交易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人经手,也就存在携带病毒的风险。

为减少传染可能性,央行近日要求各分支行做好流通中现金的消毒,对重点单位的回笼现金,要求暂存库房,尽可能对外投放原封新券或疫情前回笼的发行基金。此外,央行已暂停了现金跨省调拨和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的省内调拨,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收到的现金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

在这样的趋势下,移动支付越发成为货币流通的主渠道,与此同时,现金支付则进一步被压缩。这一趋势,使得M0(流通中现金)与现金支付越发疏远。去年下半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表示:“央行正在研发央行数字货币(DC/EP),DC/EP的研发致力于实现M0替代。”疫情作为黑天鹅事件,是否会成为一个契机,促使央行加快数字货币DC/EP的落地?

支付交易线上化与M0

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货币流通的渠道和交易转向线上,不仅对用户更加便利,也节省金融机构的人力和线下运营成本。当市场上主要的移动支付平台已各自构建起多样化的生活服务生态,覆盖了用户大部分日常所需的交易场景,纸币交易的需求自然减弱。

所以,支付交易的线上化,实质上并非仅是疫情时期的特殊需求,也是金融机构近年来的转型方向。

近年来,银行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网点数量不增甚至有下降趋势,整体向线上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18年末,6家大型国有上市银行网点在2017年减少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从2016年末的79272家减少为78511家,两年减少了761家。从2018年开始,股份制银行网点数量也由2017年末的13594家减少到13354家,一年减少240家。

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多久没有带钱包了?多久没有带纸币了?ATM自动取款机前是否还存在排长队的情况?在乘坐公交车时有没有遇到过全部乘客都凑不出2元现金的情况?

其实,在2001年—2011年11年中,中国现金流通量M0每年的增长基本上都在10%以上,最高在2010年曾经达到16.7%。但是从2012年以后,不管货币信贷如何波动,M0的增幅始终不大,近几年基本上维持在3%到4%多一点的水平。

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趋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重视的新问题。目前移动支付市场高度集中,两家大的移动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合计占据了约92%的市场份额。当规模巨大的M0越发依赖于两家寡头移动支付平台,其潜在的金融风险和资金流向的监控压力,也显现在了金融监管机构的面前。

代替M0的央行选项:DC/EP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既能够代替增长逐渐萎缩的M0,同时又能有效防范移动支付潜在的金融风险?行业经过多年的讨论,涌现出一个可能的最优解——由央行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即DC/EP。

DC/EP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由于DC/EP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是不计付利息的,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的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将有助于央行提升对货币运行监控的效率,丰富货币政策手段,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支付特别是跨境支付效率,建立开放性的支付环境。

笔者相信,作为此次疫情中承担了“护航者”角色的金融行业,也将在疫情之后,对“线上化”有更清晰的认识。而受到行业期待的央行数字货币,经此一“疫”是否将加速落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行业交流、项目合作、区块链免费课程请联系小编(V:13718152970)

声明: 1、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2、我方无意侵犯某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编译者/作者:普华集团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